5月20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五批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大邑肥肠血旺制作技艺、大安牛佛蒸笼等65项入选。 此次公布的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共七个类别,包括传统美食技艺类、传统服饰技艺类、传统调味品技艺类、手工制茶类、传统酿酒类、民间手工艺品类和传统农业生产及建造技艺类。其中,传统美食技艺类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清明,人们便会通过各种方式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祭扫活动成为连接生者与逝者情感的重要纽带。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因种种原因无法亲自到场祭扫,于是,“代客祭扫”服务应运而生,甚至在某网络交易平台上,“代客扫墓”已成为一种新兴职业。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
“文昌佑才,金榜题名”系列文化活动,6月6日在晋祠博物馆举办,通过挖掘晋祠千年文脉、呈现传统礼仪,为莘莘学子送上蕴含智慧的美好祝福。活动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承办。一支身着传统服饰的仪仗队伍,从晋祠入口出发,途经水镜台、唐叔虞祠等历史文化景点,最终抵达文昌宫,一场传统
4月3日,由中共南京市六合区委宣传部、南京市六合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南京六合文化旅游产业集团主办,江苏省文投集团、紫金文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乐享六合·古棠拾集”文创嘉年华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在六合市民广场展览中心开幕。活动特别邀请区级相关部门、各街镇及企事业单位代表共同参与。现场展示了本
央广网合肥6月9日消息(记者鲍玉婵 赵家慧)6月9日晚,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科技·点亮网络文明时空”主题活动在合肥隆重举行。活动通过艺术展演、文化讲述、科技演讲等丰富形式,全方位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共生的网络文明新图景。主题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鲍玉婵摄)传统艺术绽放数字新生活动以一
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 通讯员 董彦军 ) 下课铃响,西安市灞桥区东李小学的校园瞬间洋溢着蓬勃生机。学校践行“打铃即下课”理念,打造活力课间,将抖空竹、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与羽毛球、乒乓球等现代运动巧妙融合,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拥抱健康与传统文化。传统游戏:童趣里的文化传承跳皮筋:“小皮球,架脚踢”,孩子们踩
孙子辈守孝的时间主要 取决于具体情况,包括家庭传统、文化习俗以及现代社会的变化。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守孝期限:传统习俗传统上,孙子辈需要为去世的祖父母守孝三年。如果父亲健在,孙子一般到五七(35天)或百日即可除孝。如果母亲先于父亲去世,则孙子需要为父母守孝三年,而如果父亲后去世,则只需守孝一年。现代社会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文罡 蔡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会和全省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总结成效、交流经验,进一步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助力缩小“三大差距”。6月24日-25日,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推进会
2025河南社旗赊店书会“送欢笑到基层”专场演出。张举 摄□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曹国宏 通讯员 杨银鹏曲艺展演、非遗大集,书状元评选、曲艺人打擂……3月30日至31日,2025年社旗县赊店书会文化惠民活动以“曲艺悠扬大地焕彩”为主题,来自全国36支专业曲艺团队与200余名民间曲艺工作者,应邀齐聚
守孝的时间长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因地域、家族习俗及逝者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守孝期限:短期守孝通常为三天。家人会为其守灵三日,期间不得离开灵堂,以示哀悼与不舍。三日之后,遗体下葬,守孝期便告一段落。中期守孝常见的是七日。在一些地区,家人会守灵七天,期间有一些特定的仪式和禁忌,如禁止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