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蒙自,漫山遍野的万寿菊如金色海洋铺展在山间田畴,既涌动着丰收喜悦,更以田园美景吸引大批游客走进乡村 “打卡”。
近年来,蒙自市以“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助农增收机制发展万寿菊产业,全市种植15.1万亩,2025年预计产值将突破5.4亿元。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构建“市纪委监委+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三级联动监督体系,对万寿菊产业全链条开展监督,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为这朵“富民花”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今年种了30亩,亩产差不多有3吨,按1.2元/公斤的保底收购价算,每亩能收入3600元。最让人安心的是,企业还和我们签了保底协议,不用操心销路。” 种植户老王说起自家的收成,话语里满是踏实。为确保农户收益不受损,市纪委监委聚焦保底收购价协议落实情况,组建监督组深入田间地头、收购点,通过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核查收购记录等方式,严查压级压价、拖欠款项等问题,让农户及时足额拿到收益。
同时,监督力量还延伸至村集体收益分配环节。村集体通过建设、管理菊花收储池等基础设施入股,每收购一吨鲜花可获得30元分红。该市贯通基层监督力量,由乡镇纪委向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派单,以交叉监督、镇村联动监督等方式,对分红资金的核算、拨付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为乡村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在监督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花少抢花、花多拒收’及‘小散乱’等问题,不仅制约着产业发展,农户的收益也不稳定。”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发现问题后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反馈,督促加强科学规划、准入引导和有效监管,培育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与抗风险能力。通过跟踪监督,推动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实现了从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的飞跃,产品远销80个国家和地区。
产业发展蓬勃离不开干部作风转变。蒙自市聚焦村级“小微权力”,将“一肩挑”村干部履职和廉洁自律情况纳入对村巡察监督重点清单,通过查找问题,今年以来发现并移交涉及村干部的问题线索9条。同时,综合运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村巡察工作成果,对全市村(社区)干部实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此外,梳理基层干部典型违纪问题摄制警示片、开展纪法进基层宣讲,强化对基层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廉洁教育,引导村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以清朗政风助推万寿菊产业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持续绽放生机。
来源:“清风红河”微信公众号
编辑:肖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