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条线路、59座车站精心设置公共艺术品,金陵韵味、红楼文化、宁人伟业、石城印象等特色主题线路精彩纷呈……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南京地铁始终秉持“让城市更美好”炽热初心,不仅铸成城市交通出行的“主动脉”,更将古都历史文脉与现代科技创新“串珠成链”,打造金陵川流不息的人文风景。
“2023南京地铁挂春联”活动之金陵四老书法专列
5月20日,南京地铁“六文融合”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项目发布会在地铁大厦举办。南京地铁集团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新华网江苏有限公司、南京市档案馆、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南京市文投集团、南京市博物总馆等七家单位现场签约,携手共绘南京轨道交通文化建设美好蓝图,共同见证南京地铁文化品牌建设迈入全新发展和生态共建阶段。
活动现场,南京地铁联合江南时报社共擎文化创新之笔,立足小红书等新兴媒体矩阵,同绘展现世界文学之都魅力的“文化长廊”。此前,江南时报社与南京地铁曾成功在全国首创2023、2024年两届“南京地铁挂春联”等极具影响力、传播力的文化IP活动。如今双方再度携手,将深度发挥文化资源、创意经验、传播平台优势,围绕南京地铁一号线开通2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创意活动,擦亮世界文学之都的靓丽品牌。
此外,南京地铁还联合战略合作单位、融合AI技术发布“0号员工数字人小飞”、“跟着地铁AI游南京”数字平台及“栀子花开端午节来”主题专列等项目,将为南京地铁乘客以及来宁旅行的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让地铁成为彰显古都魅力的“文化长廊”、服务市民生活的“精神家园”,携手助推南京建设“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
回顾发展之路,近年来南京地铁深耕文化链延伸,积极探索“地铁+文化”的融合发展路径,开展“地铁+六文”建设,即文学新领域、文艺新空间、文旅新体验、文娱新活动、文创新产品、文宣新通道,从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到以文兴业,将地铁转变为公共服务、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体。其中,“地铁+文学”巧妙融合地铁站名与历史典故,特别邀请江苏书法名家撰写站牌名,结合特色文化活动彰显世界文学之都的文脉悠长;“地铁+文艺”充分利用车站、车厢等空间,结合文化展览、艺术展示等多样形式建设沉浸式艺术体验空间;“地铁+文旅”通过场景设计精心打造珠江路“糖果车站”、张府园“助残爱心站”等系列特色“打卡点”,有机串联起各类特色景区……
“当千年文脉遇上现代轨道,必将迸发璀璨火花;当文化创意融入城市交通,定能创造非凡价值;当各方力量汇聚共同事业,终将书写精彩篇章。”本次战略合作标志着南京地铁文化建设进入政企联动、资源共享的新阶段。未来,首批参与签约的七家单位将与南京地铁联合打造“地铁+六文”城市文化新名片,通过共同开发系列IP、策划专题活动、举办文化展览、打造主题车站、建设数字平台等多元方式,全方位展示南京历史文化魅力。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摄影 张睿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