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焊花飞溅如星,一位身形矫健且目光坚毅的工人正专注地操作着焊枪。他,就是2025年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压力容器铆焊组组长王志英。
从15岁初握焊枪至今,王志英用三十载光阴诠释了“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更以技术创新与无私传承,为行业树立起一面鲜活的旗帜。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压力容器铆焊组组长王志英正在工作。
扎根一线30年以创新破解难题
1980年出生的王志英,与焊接结缘始于少年时代的好奇。“电焊条一碰,可以让熔点高达1500多度的金属熔为一体,太神奇了。”谈起入行初心,王志英的眼中仍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在父亲“艺多不压身”的叮嘱下,王志英进入中专学习焊接技术。那段手握电焊条反复练习的场景,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打下了扎实的手工焊基础,更学会了更多关键技能。“那时候的苦练,成了后来应对复杂工艺的底气。”他坦言。
扎根一线三十年,王志英始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创新导向。面对传统手工电弧焊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的难题,他主导将表冷器集水管焊接工艺升级为CO_2气体保护焊。他带着不服输的劲头,带领团队反复调试工艺参数、优化环境条件,最终提升了效率与质量。
在设计制作蒸发器散流板及压力容器壳体焊接专用工装时,王志英迎来更大的挑战。数百根铜管密集排列,稍有不慎就会因高温变形导致整机报废。他带领团队设计出专用工装,通过精准固定和分层焊接,将散流器焊接效率提高了50%,壳体焊接效率提升了40%。
此外,王志英还将系统工程思维融入焊接技术,总结出焊前工艺规划及风险防控方法,推动团队产品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达到了99.8%。
传帮带培养人才践行匠心追求
作为公司压力容器铆焊组组长,王志英的“传帮带”理念别具一格。“在这个岗位上,我仍满怀好奇心,且喜欢挑战。”在谈及如何“传帮带”时,王志英说:“首先要让年轻人对这个行业产生兴趣,燃起他们挑战的欲望,然后再传授技法。”
具体怎么做?王志英会先在年轻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绝活,展示其在焊接专业上的各种技能。“但炫技只是手段,激发兴趣才是关键。”他表示,要鼓励年轻人以“挑战不可能”的心态学习,并通过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来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
就这样,王志英以焊接技能培训师的角色,通过“传帮带”培养新人,为行业输送了大批技术精湛的焊接技师。
王志英以“创造价值、超越自我”为理念,十年如一日钻研技术,用实干诠释工匠精神,为企业发展和行业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什么动力能让他做到“十年如一日”?他告诉记者,是精益求精的专注精神。
对于未来,王志英依然满怀好奇和挑战。获评为“2025年广东省劳动模范”,他直言,这个殊荣带来了压力与动力,“时代在发展,这也要求我们的技术得与时俱进。”
未来,焊接将会走向自动化。王志英表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技术是练出来的,机器人再先进,背后也需要懂原理、能创新的大脑。
30年光阴流转,焊枪下的火花始终未变,变的是一代代焊接人手中愈发璀璨的技术之光。王志英常说:“焊道如人生,既要笔直坚定,也要能屈能伸。”这道焊在他生命里的弧光,不仅照亮了自己的工匠之路,更点燃了整个行业薪火相传的火种。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艳美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