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贷款 费用 银行 公司 企业 车辆 万元 自己的 价格

带你进入数字文明的世界,深圳科学技术馆正式启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21:00:00    

5月1日,深圳科学技术馆正式启航。上午8点半举行了开馆活动。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强,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蒋宇扬,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邝兵出席活动,并为15名建设深圳科学技术馆的“突出贡献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深圳科学技术馆作为深圳市“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坐落于深圳市光明科学城核心位置,建设用地面积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83万平方米。场馆建筑的深灰色金属外衣勾勒出“大飞船”造型。

南都记者在多个主题展厅看到,处处是可互动的展陈与设计。深圳科学技术馆融合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与深圳特色,通过跨学科、展项群、主题式的展陈设计,打破传统学科边界,以场景驱动沉浸式展示与体验,为观众带来科技、艺术与文化交融的全新体验。

950个创新展项,数量在国内科技馆处于领先位置

南都记者在深圳科学技术馆现场了解到,该馆以“数字文明、创新未来”为展示主题、“通信科技”为展示主线,设有常设展区、科普影院区、创新实践区、科技交流区、公众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区。在这里,观众既能沉浸于前沿科技展示,又能在创新实践中激发思维,一座具有全球影响力、彰显深圳特色的世界一流科学探索中心正徐徐展开画卷。

自2019年12月奠基起,这座科技馆便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如今更是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激活数字文明新活力的重要引擎。

深圳科学技术馆以“数字文明、创新未来”为展示主题,以“通信科技”为展示主线,致力于打造全球首家数字文明创新科技馆。馆内设有四大常设展厅,950个创新展项,数量在国内科技馆处于领先位置。一层“科技影视体验区”,以时间为脉络,展示数字技术对影像的革新。二层“你好,世界!”展厅,带你进入数字文明的世界。三层“美好生活”展厅,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在交通、社区、家庭等方面,开辟数字化生活新路径。四层“智慧产业”展厅,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新材料、设计新药物,打造智慧物流和无人工厂,展现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变革。五层“宇宙探源”展厅,聚焦大脑、基因、天文、航天等基础研究与前沿科学,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突破时空尺度,探索极微观与极宏观的世界。

5月1日,深圳科学技术馆正式开馆,一万多张门票早早售罄,现场人气爆棚。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距离上午9点半开馆还有许久,场馆外便排起长队,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专程前来,只为第一时间感受科技魅力。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共有950个创新展项、4大特效影院、80余场精彩活动及2场特别展览,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 “科技狂欢” 盛宴。

处处可互动,为科普场馆的主题探索与教学实践提供新思路

作为全球首家数字文明科技馆,深圳科学技术馆具备“主题前沿、展项领先、科教多元、建筑科幻、运营创新”5大亮点。

深圳科学技术馆以AI大模型为核心驱动引擎,智慧服务系统深度赋能场馆运营,5G+物联网构建全域感知网络,将展项、服务、管理有机串联,为科普场馆的主题探索与教学实践提供新思路。

南都记者在多个主题展厅看到,处处是可互动的展陈与设计。深圳科学技术馆融合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与深圳特色,通过跨学科、展项群、主题式的展陈设计,打破传统学科边界,以场景驱动沉浸式展示与体验,为观众带来科技、艺术与文化交融的全新体验。

深圳科学技术馆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推出一系列丰富的科普教育课程。通过实施馆校结合计划,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让青少年在真实的科技场景中,体验探索未知的乐趣,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

开发多主题研学课程,推出“少年科学家”培育计划,激发学生创新思维。7类特色研学活动,涵盖科普表演、深度观展等项目,“日日有活动、周周有新意、月月有主题”,满足多元科普需求,助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

在科技影视体验区,记者看到象征着电影梦想的起源与实现,展项以时间线的顺序展示电影的技术发展历史;从早期黑白无声电影到当代的数字化、网络化电影技术的突破性创新,包含“寻梦启动器、木偶巡游、费纳奇装置、电影视镜、黑白电影表情库、彩色电影调色盘、有声电影配对、计算机动画、立体电影、数字电影、未来梦工厂”等展项。

造梦空间区域运用LED虚拟技术,搭建了一个小型电影拍摄场景,让观众亲自参与到高科技影视拍摄之中,感受现代影视技术的应用和创作的乐趣。观众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拍摄场景,程序自动进行拍摄,并生成实时视频,拍摄完毕后,观众可通过二维码下载视频,获取属于自己的影片。拍摄场景外的观众可同时观看拍摄场景和电视播放的实时拍摄成果。

在“你好,世界!”展厅,借助先进的VR技术,观众可以“走”进市民中心、南山人才公园、平安金融中心等地标建筑,俯瞰这座城市壮丽的天际线,感受深圳作为创新之都的现代化风貌。智能导览系统还会为观众推荐南山科技园的前沿企业、华侨城的艺术氛围以及东部华侨城的自然景观。

在“美好生活”展厅,可与机器人来一场乒乓球比赛;在“智慧产业”展厅,可复制一个“你”。观众可通过复制一个自己的头像,进行对话的形式,进而了解数字孪生的基础知识;在五楼的“宇宙探源”展厅,可谓热闹非凡,吸引了大批家长与孩子共同体验可互动的展品,如超级大脑展项深度融合机械构造与意识模拟技术,通过精密的机械装置与智能算法,展现未来人机共生的智慧形态,带你探索科技与思维交织的前沿领域。“数字地球”与“探路者祝融号”等展示更是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参与及围观。

探索特大型科技场馆运营的“深圳模式”

除了充满趣味与科普性质的展览,深圳科学技术馆的建筑本身也是一大景观,从开馆第一天的火爆场面,可以预见它将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国内重要的文旅打卡地与科普目的地。南都记者了解到,该展馆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以自然形态为灵感,采用深灰色金属表皮,整体如一艘驶向未来的“大飞船”,象征着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开拓未来的决心。而其内部则是数字文明的世界,展现着信息时代的创新与智慧。

场馆建筑以自然形态为灵感,深灰色金属外衣勾勒出“大飞船”造型,U 型布局融合未来设计与自然生态。38米超高中庭,重构立体空间叙事,完美诠释“科技、生态、艺术”理念,打造深圳科技文化新地标。

深圳科学技术馆建筑由9万多块异形多曲面不锈钢面板和巨型拉索玻璃等组成。从设计意图转换、设计优化、现场施工到物料管控等多流程,借助BIM等智能建造技术,助推异形多曲面幕墙建设,实现政府工程高质量建设目标。

为深化公共文化场馆运营改革,深圳科学技术馆在全国科技馆行业首创“事业单位+运营公司”模式。这种“1+1”的科技馆运营体制新模式,既能发挥事业单位在战略规划引领、科普教育研究、督导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又充分利用运营公司在市场拓展、服务规范、机制灵活方面的效能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增效,探索出特大型科技场馆运营的“深圳模式”。

深圳科学技术馆致力于建设服务全球游客的重要标志性旅游景点,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体现深圳特色的世界一流科学探索中心,充分发挥科普教育终身学校、科技成果发布厅、科技交流会客厅的作用,推进深圳乃至大湾区的科普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

摄影:南都记者 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