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贷款 费用 企业 公司 银行 万元 中国 美国 车辆

高新区项目建设的“有解”思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17:55:00    

YMG全媒体记者 信召红 通讯员 郭健 许亨通 张云霞 摄影报道

夏末秋初,暑气蒸腾,烟台高新区的项目建设现场比气温更“热”。

塔吊林立间,建设者们挥汗如雨,机器轰鸣中,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进入三季度攻坚期,这片土地上处处洋溢着争分夺秒的奋进气息——高新区正以“有解”思维为刃,突破要素瓶颈,激活发展潜能,以承压奋进的姿态狠抓项目建设,用实干笃行的决心冲刺全年目标。

8月11日上午,在位于高新区海兴路以东、火炬大道以南的新国锦智能装备项目施工现场上,50多名工人头顶烈日,奋战正酣。“进入三季度,项目建设也迎来关键期,我们正组织工人加班加点赶工,目前2栋钢结构厂房、1栋办公楼已完成主体封顶,墙板安装、内部砌筑等工作有序推进。”项目方负责人于连平介绍。

新国锦智能装备项目占地50亩,投资3.6亿元,专注精馏工程技术及装备制造,主要建设高端智能环保装备生产车间、综合办公楼及精馏工程技术研究院。“项目于今年4月份开工,按照原本的施工方案,7月底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我们采用新工艺、新方法,不仅提前完成了主体封顶,截至目前,钢结构厂房的墙板、顶板安装都已完成80%,比计划的进度提前了半个月。”于连平说,施工团队将紧盯关键节点,确保项目年内竣工、明年上半年试生产。

土地资源紧张,曾是制约高新区发展的一道难题。然而,高新区秉承“有解”思维,在亩均效益上做文章,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依法回收、二次招商等方式,让有限的土地迸发无限的活力。

新国锦智能装备项目所在的智能装备产业园,总占地160亩,园区整合了宇隆电器、明钰科技、和盛康洁环保等6个优质智能制造项目。原先这里是一片零散低效用地,为了实现土地资源价值最大化,高新区通过土地回收,置换了2个停滞多年的项目,创新采用“规划一体布局、土地分块出让、配套统筹安排、建设联动推进”模式,将零散土地“串珠成链”,连片开发特色园区,形成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阵地。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这里已是厂房林立:华毅顺门窗项目主体建设完成,正在开展竣工验收和装饰装修;和盛康洁环保科技项目正在进行车间外墙施工;宇隆电器项目单体施工、室外配套施工均已完成……今年9月,园区企业将陆续投产,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无独有偶。创业路旁,空天信息港10栋楼宇崭新矗立,园内绿植吐露生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烂尾多年、杂草丛生的“城市伤疤”。

在高新区管委推动下,国有平台公司通过司法拍卖拿下中电华通产业园烂尾资产,筹集资金启动续建。从土地性质调整到手续补办,从主体加固到配套完善,一场“烂尾楼逆袭战”打响。如今,项目建设了3栋高层与7栋多层科研厂房,成为烟台市首个“工业上楼”新型载体。

“传统工业园占地面积大,咱向上要空间!”高新区招商局负责人介绍,园区聚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海工装备等产业,招引企业总部、卫星研发制造等项目,打造集生产、研发、配套于一体的产业生态。目前,14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曾经的烂尾楼,正变身航空航天产业崛起的“核心引擎”。

抓项目,不仅要破解土地等资源瓶颈,更要在服务上做文章。高新区对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从项目招引落地到开工建设、竣工投用,管委、发改、行政审批、国土规划等多部门协同,跟踪服务政策、土地、资金、审批等全要素,护航项目建设“一路绿灯”。艾多美项目,便是高新区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生动缩影。

“目前,厂房建设工作全部结束,即将迎来设备进场。室外配套方面,我们正在进行道路水稳基层的处理,马上要进行沥青铺设。后续将进行栏杆安装、绿化施工,预计9月份项目整体完工。”8月11日,高新区艾多美国际物流中心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项目现场负责人赵迎春介绍最新进展。

这个由艾多美(中国)有限公司与韩国三星旗下三星数据系统公司联合打造的项目,总用地面积31亩,建筑面积15201㎡,拟建设艾多美专用智能仓储物流基地,计划今年三季度投入使用。项目不仅可以破解艾多美长期以来的物流难题,更开创了政企定向招商新模式。

项目建设初期,为尽快实现运营,艾多美将仓库设置在距高新区总部50公里外,这一布局虽解了燃眉之急,却带来诸多后续问题。区外仓库导致企业管理半径拉长,运营效率受限,为此,高新区特别成立工作专班,多次与艾多美深入沟通,最终决定引入国际前沿专业物流力量,为企业嫁接韩国三星集团这一优质资源。2024年8月,项目正式签约,当年11月破土动工,今年9月即将竣工投产。

“招商人员一半会韩语,沟通零障碍。”艾多美(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东奇感慨,从政策解读到手续代办,从资源对接到问题协调,高新区全流程参与。物流中心投用后,智能系统将实现订单日处理超2万件,效率提升25%,助力打造艾多美中国区物流枢纽和商品集散地,为艾多美全球业务版图的扩张筑牢根基。

土地盘活拓空间、服务升级提效能、招商引资增活力,多措并举,换来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截至7月底,高新区32个建设类产业重点项目开复工27个,开复工率84.4%,投资完成率55.5%。其中,15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投资完成率57.2%;区级项目开复工率70.6%,投资完成率52.3%。

一组组数据,是“有解”思维的生动注脚,更是承压奋进的有力见证。未来,高新区将继续握紧“有解”思维的“金钥匙”,解锁更多发展难题,让项目建设的热潮,持续涌动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为烟台高质量发展注入“高新动能”。

责任编辑:信召红